當今世上重要宗教的教義或許有些出入,卻都承認—有鬼的存在。
中國自商代以降,就非常相信鬼神。雖然在他們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,還有天神和地祇的存在,但是卻以「人鬼」作為中心信仰。
中元節,即是和人鬼有密切關係的節慶。因此我們將從中元節的由來、中元節的傳說、中元節的意義,以及中元節有關的活動等方面來探究這個屬於鬼月的大日子—七月月十五日中元節。
(一)中元節的由來
「中元」之名起於北魏,中元節又稱「鬼節」或「孟蘭盆會」。根據五雜俎的記載:「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,七月十五日為中元,十月十五日為下元。」修行記說:「七月中元日 ,地官降下,定人間善惡,道士於是夜誦經,餓節囚徒亦得解脫。」 佛教也在這一天,舉行超渡法會,稱為「屋蘭瑪納」(印度話ULLAMBANA)也就是孟蘭會」。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,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,懸掛著、苦不堪言。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,便需要誦經,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。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,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。
(二)中元節的傳說
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,最主要的有—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,打開鬼門關,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。七月的最後一天,重關鬼門之前,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。所以七月又稱鬼月。 目蓮救母的故事:佛陀弟子中,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,惦念過世的母親,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,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,過著吃不飽的生活。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,送給他的母親,但其母不改貪念,見到食物到來,深怕其他惡鬼搶食,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,無法下嚥。目犍蓮雖有神通,身為人子,卻救不了其母,十分痛苦,請教佛陀如何是好。佛陀說:「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,法善充滿,在這一天,盆羅百味,供巷僧眾,功德無量,可以憑此慈悲心,救渡其亡母。」這便是台灣普渡拜「好兄弟」的由來。
(三)中元節的意義
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,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,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,一是發揚推已及人,樂善好施的義舉。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,很有人情味。所以,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,應該跳脫鬼的角度,期勉互愛。
(四)與中元有關的活動 [普渡拜拜][孟蘭盆法會][搶孤][放水燈][立燈蒿]
中元節的藝文活動最主要的有—
普渡拜拜—七月十五日下午,大家便開始準備黃昏的大拜拜。祭壇上各種牲醴及水果擺上幾百盤,殺豬幾十條甚或百多條,米穀整卡車,魚山、內山聳立著,極盡鋪張能事,與「做醮」相同。另請和尚或道士登壇作法誦經,引渡孤魂野鬼,回歸天地,有時也上演鍾旭道捉鬼等民間戲曲。
孟蘭盆法會—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謂的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,法善充滿。在這一天的法會中,和尚誦經,盆羅百味,供養僧眾,功德無量。
除了善渡拜拜、孟蘭法會外,還有「搶孤」、「放水燈」、「立燈蒿」等藝文活動。這些雖然並非各地年年舉辦,但仍是中元節頗受重視的藝文活動。
七月間節門、中元普渡,可說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,認為孤魂野鬼無人祭祀,統一在每年中元節祭拜,很有人情味。
台 灣 的 中 元 節 也 有 拜 祖 先 的 習 俗 。 清 朝 初 年 的 中 元 習 俗 , 據 高 拱 乾 《 台 灣 府 志 》 ( 一 六 九 六 ) 卷 七 的 記 載 , 祭 祖 先 時 要 「 以 楮 作 五 色 綺 繡 之 狀 焚 之 , 云 為 泉 下 作 衣 裳 」 。 同 時 舉 辦 盂 蘭 盆 會 , 延 請 一 名 和 尚 主 持 , 黃 昏 後 登 壇 說 法 , 並 向 壇 下 拋 灑 食 物 羹 飯 , 稱 為 「 普 施 」 。
除 了 放 水 燈 與 普 度 外 , 有 些 地 方 也 盛 行 「 搶 孤 」 的 習 俗 , 所 謂 「 搶 孤 」 , 就 是 在 普 度 的 廣 場 上 搭 起 高 丈 餘 的 台 子 , 上 面 放 滿 了 各 式 各 樣 的 供 品 。 普 度 完 畢 , 主 辦 人 一 聲 令 下 , 所 有 的 人 便 蜂 湧 而 上 搶 奪 祭 品 。 《 澎 湖 廳 志 》 ( 一 八 九 三 ) 卷 九 描 述 這 項 習 俗 : 「 其 強 有 力 者 , 每 多 獲 焉 。 甚 至 相 爭 鬥 毆 , 在 台 上 跌 下 , 有 傷 亡 者 , 實 為 惡 風 」 。 由 於 七 月 普 度 時 鬼 魂 群 集 , 為 了 怕 他 們 流 連 忘 返 , 便 有 人 發 明 了 搶 孤 這 個 辦 法 。 據 說 , 當 鬼 魂 看 到 一 群 比 自 己 還 要 凶 猛 的 人 搶 奪 祭 品 時 , 會 被 嚇 得 遺 開 。 不 過 , 搶 孤 的 場 面 過 於 激 烈 , 動 輒 造 成 傷 亡 , 所 以 劉 銘 傳 任 巡 撫 時 ( 一 八 八 四 ) 曾 下 令 禁 止 , 但 是 成 效 不 彰 。 直 到 日 治 時 代 仍 偶 有 所 聞 , 以 後 才 漸 漸 消 失 。
民 國 八 十 年 ( 一 九 九 一 ) , 宜 蘭 頭 城 在 停 辦 了 四 十 年 以 後 , 再 度 舉 辦 搶 孤 的 活 動 。 主 辦 單 位 仍 沿 襲 舊 制 架 設 雙 棚 , 大 者 稱 「 孤 棚 」 , 離 地 卅 九 台 尺 、 長 卅 二 台 尺、 寬 廿 四 台 尺 , 約 有 四 層 樓 房 那 麼 高 , 上 面 擺 設 十 三 盞 食 物 及 純 金 牌 。 小 者 稱 「 飯 棚 」 , 以 往 是 專 供 乞 丐 搶 食 的 , 所 以 高 度 甚 至 不 及 孤 棚 的 一 半 。 參 加 的 隊 伍 以 五 人 為 一 組 , 每 隊 各 據 一 根 柱 子 , 待 主 辦 者 一 聲 令 下 , 選 手 們 便 奮 不 顧 身 的 往 棚 上 攀 登 。 由 於 這 是 有 遊 戲 規 則 的 競 賽 , 沒 有 混 亂 搶 奪 的 場 面 , 是 一 種 值 得 提 倡 的 民 俗 體 育 。
台 灣 俗 稱 孤 魂 野 鬼 為 「 好 兄 弟 」 。 中 元 節 時 普 度 孤 魂 就 稱 為 「 拜 好 兄 弟 」 。 普 度 的 型 式 還 分 為 公 普 及 私 普 兩 種 。
所 謂 私 普 , 就 是 以 街 、 莊 等 居 住 單 位 為 主 的 普 度 , 從 七 月 初 一 到 三 十 , 大 家 共 同 商 議 , 甲 村 是 哪 一 天 , 乙 村 是 哪 一 天 , 按 照 規 定 的 日 子 輪 流 舉 行 。 往 年 鹿 港 還 流 行 一 首 「 普 度 謠 」 , 正 足 以 明 這 種 普 度 的 盛 況 :初 一 放 水 燈 、 初 二 普 王 宮 、 初 三 米 市 街 、 初 四 文 武 廟 、 初 五 城 隍 宮 、 初 六 塗 城 、 初 七 七 娘 生 、 初 八 新 宮 邊 、 初 九 興 化 媽 祖 宮 口 、 初 十 港 底 、 十 一 菜 園 、 十 二 龍 山 寺 、 十 三 衙 門 、 十 四 飫 鬼 埕 、 十 五 舊 宮、 十 六 東 石 、 十 七 郭 厝 、 十 八 營 盤 地 、 十 九 杉 行 街 、 廿 後 寮 仔 、 甘 後 車 路 、 廿 二 船 仔 頭 、 廿 三 街 尾 、 廿 四 宮 後 、 廿 五 許 厝 埔 、 廿 六 牛 墟 頭 、 廿 七 安 平 鎮 、 廿 八 濠 仔 寮 、 廿 九 通 港 普 、 卅 日 龜 粿 店 、 初 一 米 粉 寮 、 初 二 乞 食 吃 無 聊 。
舉 行 普 度 當 天 的 下 午 , 家 家 戶 戶 紛 紛 在 門 口 擺 上 豐 盛 的 飯 菜 , 俗 稱 「 拜 門 口 」。 每 盤 菜 上 都 要 插 一 支 香 。 細 心 一 點 的 人 家 還 會 準 備 香 煙 、 檳 榔 、 胭 脂 、 白 粉 等 。 祭 拜 完 畢 後 , 焚 燒 紙 錢 , 然 後 撒 供 。 據 說 如 果 供 品 太 少 , 或 是 作 的 菜 飯 太 壞 , 就 會 遭 到 好 兄 弟 的 報 復 , 或 讓 家 人 生 病 , 或 是 所 養 的 家 禽 家 畜 暴 斃 等 等 , 所 以 家 家 戶 戶 莫 不 竭 盡 所 能 的 準 備 豐 盛 的 飯 菜 。 而 佛 教 徒 戒 殺 生 , 所 以 盂 蘭 盆 會 多 採 用 素 食 , 不 像 民 間 祭 拜 用 大 魚 大 肉 。 雖 然 如 此 , 兩 者 的 出 發 點 都 是 為 了 要 普 度 眾 生 , 廣 施 甘 露 。
所 謂 「 公 普 」 , 又 稱 「 廟 普 」 , 一 般 都 在 七 月 十 五 舉 行 , 俗 語 叫 「 拜 七 月 半 」 , 以 各 村 莊 的 寺 廟 為 中 心 , 主 祭 人 為 當 地 的 富 豪 或 寺 廟 主 事 者 。 在 舉 行 公 普 的 前 夕 , 要 通 知 孤 魂 前 來 領 受 普 度 , 就 得 在 廟 前 「 樹 燈 篙 」 , 以 便 招 魂 。 所 謂 燈 篙 , 就 是 一 根 高 幾 丈 的 木 竿 或 竹 竿 , 在 頂 端 吊 起 燈 籠 , 入 夜 後 點 亮 。 民 間 相 信 , 燈 篙 樹 得 愈 高, 所 招 聚 的 鬼 魂 愈 多 。 為 了 避 免 餓 鬼 太 多 無 法 應 付 , 平 時 只 豎 起 兩 、 三 丈 高 左 右 的 燈 篙 , 只 有 在 大 普 度 的 時 候 , 才 樹 五 丈 以 上 的 燈 篙 。 此 外 , 在 普 度 期 間 , 中 南 部 民 間 會 在 自 宅 門 口 掛 起 「 普 度 公 燈 」 , 目 的 在 替 孤 魂 野 鬼 照 路 。
至 於 溺 斃 的 鬼 , 則 利 用 「 放 水 燈 」 來 通 知 。 水 燈 又 分 為 水 燈 頭 、 水 燈 排 兩 種 。 水 燈 頭 之 一 為 圓 形 燈 籠 , 上 書 「 某 寺 慶 讚 中 元 」 , 另 有 一 種 作 成 房 屋 形 狀 的 水 燈 , 俗 稱 「 紙 厝 」 。 水 燈 排 則 以 木 材 為 原 料 , 紮 成 長 四 、 五 丈 , 寬 丈 餘 的 筏 形 , 分 為 數 千 格 或 數 百 格 , 每 格 懸 一 盞 燈 。 放 水 燈 的 遊 行 行 列 還 以 樂 隊 為 前 導 , 又 有 男 女 兒 童 裝 扮 成 魚 蝦 水 族 之 類 參 加 遊 行 , 巡 迴 市 街 一 周 後 到 達 河 岸 。 河 岸 上 放 一 張 桌 子 , 上 有 三 牲 祭 品 , 請 僧 道 誦 經 致 祭 後 , 再 將 屋 形 的 水 燈 放 入 水 中 。 水 燈 由 各 大 姓 昃 供 , 上 面 註 明 其 姓 氏 。 相 傳 水 燈 流 得 愈 快 愈 遠 , 表 示 該 字 姓 人 家 當 年 的 運 氣 愈 好 。
公 普 的 費 用 , 由 廟 方 負 責 祭 典 的 當 事 人 「 爐 主 」 派 人 按 戶 募 捐 , 俗 稱 「 捐 題 緣 金 」 , 捐 錢 的 人 家 就 在 門 口 吊 起 一 盞 燈 籠 , 上 書 「 慶 讚 中 元 」 。
還 有 一 種 「 看 牲 」 , 目 的 只 在 觀 賞 。 以 雞 鴨 魚 肉 及 麵 粉 捏 塑 成 飛 禽 走 獸 乃 至 歷 史 人 物 的 花 樣 , 置 於 孤 棚 之 上 。 祭 品 之 中 又 以 雞 鴨 居 多 , 所 以 俗 語 說 : 「 七 月 半 鴨 , 不 知 死 活 」 。 又 以 木 板 搭 建 一 祭 壇 , 分 層 陳 設 供 品 , 稱 為 「 肉 山 」 。 儘 管 祭 品 十 分 的 豐 盛 , 大 家 還 是 怕 不 夠 孤 魂 野 鬼 享 用 , 所 以 還 得 增 請 僧 道 來 「 化 食 」 , 藉 著 念 經 把 這 些 供 品 增 加 好 幾 倍 。 還 得 搭 建 戲 台 , 演 戲 給 好 兄 弟 看 。 民 間 多 於 此 日 宴 請 親 友 , 熱 鬧 非 凡 。
普 度 結 束 後 , 寺 廟 還 得 請 道 士 、 法 師 或 戲 班 中 人 來 「 跳 鍾 馗 」 。 藉 著 鍾 馗 的 法 刀 來 趕 走 滯 留 當 地 的 孤 魂 野 鬼 。 跳 鍾 馗 時 , 一 般 民 眾 怕 被 煞 氣 沖 到 , 都 不 敢 在 現 場 逼 留 , 跳 鍾 馗 後 , 廟 普 就 算 圓 滿 達 成 。 但 是 由 於 俗 傳 八 月 初 一 下 午 才 關 鬼 門 , 所 以 七 月 的 後 半 個 月 , 仍 有 各 行 業 繼 續 進 行 私 普 。
目 前 台 灣 的 中 元 節 , 以 基 隆 中 元 祭 最 具 特 色 。 清 代 中 葉 , 漳 、 泉 兩 地 移 民 大 量 湧 進 台 灣 。 由 於 早 期 移 民 的 祖 籍 觀 念 較 強 烈 , 所 以 形 成 了 不 同 的 聚 落 。 又 因 土 地 界 限 及 灌 溉 的 問 題 發 生 衝 突 , 雙 方 常 有 械 鬥 發 生 。 基 隆 地 區 , 在 咸 豐 年 間 一 次 激 烈 的 械 鬥 中 , 死 者 約 百 餘 人 。 後 由 雙 方 有 力 人 士 出 面 調 解 , 處 理 埋 葬 事 宜 , 並 約 定 農 曆 七 月 舉 行 普 度 。 由 於 這 種 特 殊 的 歷 史 因 素 , 再 加 上 地 方 人 士 有 意 識 的 推 動 , 雞 籠 中 元 祭 已 成 為 一 相 當 具 規 模 及 特 色 的 觀 光 活 動 。
新 竹 的 中 元 節 , 則 因 為 有 台 灣 地 區 地 位 最 高 的 「 威 靈 公 都 城 隍 」 駐 守 , 每 年 中 元 節 的 城 隍 爺 出 巡 遶 境 , 就 成 了 年 中 一 大 盛 事 。 由 於 七 月 鬼 門 關 大 開 , 為 恐 眾 鬼 在 陽 間 滋 事 , 必 得 請 出 城 隍 爺 來 遶 境 鎮 撫 一 番 , 以 保 平 安 。 城 隍 出 巡 時 , 照 例 要 請 附 近 大 小 廟 宇 的 神 明 共 襄 盛 舉 。 遊 行 隊 伍 的 主 角 是 城 隍 爺 的 神 轎 。 隨 行 的 還 包 括 各 子 弟 團 所 出 的 陣 頭 、 藝 閣 , 以 及 相 貌 猙 獰 恐 佈 的 七 爺 、 八 爺 ( 即 范 、 謝 將 軍 ) 。 七 爺 、 八 爺 項 間 懸 掛 一 串 「 孤 餅 」 , 婦 女 多 會 乞 求 回 去 給 幼 小 的 子 女 吃 , 據 說 吃 了 可 使 小 孩 平 安 長 大 。
台 灣 的 客 家 聚 落 中 元 普 度 以 新 埔 的 義 民 廟 公 普 為 代 表 。 義 民 廟 的 由 來 , 可 溯 至 康 熙 六 ○ 年 ( 一 七 二 二 ) 的 朱 一 貴 叛 變 , 及 乾 隆 五 一 年 ( 一 七 八 二 ) 的 林 爽 文 之 亂 。 當 時 各 地 響 應 而 起 的 民 兵 流 竄 全 省 , 打 家 劫 舍 。 新 竹 地 區 的 客 家 人 為 了 捍 衛 鄉 土 , 就 自 組 衛 隊 與 他 們 交 戰 , 前 後 戰 死 者 達 數 百 人 。 當 地 鄉 紳 乃 將 他 們 的 遺 骨 合 葬 於 現 在 的 義 民 廟 , 每 年 七 月 廿 日 舉 行 普 度 , 乾 隆 皇 帝 並 御 賜 「 褒 忠 亭 」 匾 額 以 為 嘉 獎 。
義 民 廟 普 度 的 特 色 之 一 , 就 是 自 清 朝 以 來 , 每 年 都 舉 辦 的 神 豬 、 神 羊 比 賽 。 前 五 名 的 神 豬 重 量 一 定 都 超 出 一 千 台 斤 。 兩 神 羊 的 選 拔 則 是 以 角 的 長 短 來 比 賽 。 一 九 七 六 年 枋 寮 村 曾 出 現 角 長 兩 台 尺 八 寸 的 神 羊 。 為 使 神 豬 、 神 羊 更 引 人 注 目 , 飼 主 們 還 會 為 他 們 搭 建 美 侖 美 奐 的 展 示 棚 , 並 為 神 豬 、 神 羊 戴 上 眼 鏡 、 帽 子 , 打 扮 成 紳 士 的 模 樣 , 十 分 可 愛 。
普 度 的 典 禮 自 農 曆 七 月 十 八 日 迎 斗 燈 揭 開 序 幕 。 十 九 日 恭 迎 義 民 爺 遶 境 , 晚 上 並 有 水 燈 、 陣 頭 、 大 旗 、 鑼 鼓 表 演 等 活 動 。 七 月 廿 日 上 午 十 時 公 祭 , 十 二 時 午 供 , 下 午 普 施 。 十 七 時 淨 孤 筵 , 二 十 三 時 收 孤 。 廟 方 並 演 出 三 天 平 安 戲 , 供 應 麻 糬 、 糖 粥 給 諸 信 士 食 用 。 施 糖 粥 是 義 民 廟 的 傳 統 習 之 一 。 早 期 義 民 廟 偶 爾 要 接 濟 一 些 貧 困 百 姓 , 所 以 煮 糖 粥 給 貧 民 充 飢 。 中 斷 多 年 後 , 在 一 九 八 八 年 慶 祝 建 廟 二 百 周 年 時 , 又 再 度 熬 煮 糖 粥 供 信 士 食 用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中元拜中元地宮大帝
§ 地 點
供奉中元帝宮大帝的廟宇,自家神桌前
§ 時 辰
中午
§ 供 品
六齋:木耳、紫菜、菜心、蠶豆、香菇、金針、豆苗、海帶、碗豆、麵筋、豆皮等任取六樣,壽桃、壽麵、鮮花、蠟燭一對、茶三杯、素果。
§ 燒化金紙
雙龍環保金。
中元拜好兄弟
§ 對 象
好兄弟。
§ 地 點
自家門口,或公司門口及廟宇公普。
§ 時 辰
下午,若廟宇則配合公祭時間。
§ 供 品
飯菜六碗,清茶三小杯,酒七杯,果品,飯,罐頭,飲料,鹽,味素,糖,醬油,米,燕菜湯,香煙,檳榔,胭脂,泡麵等現代產品。
所有供品都要供一柱香,而且還要準備一個臉盆裝滿水放一條毛巾,供於供桌前的板凳上給好兄弟清潔用。
§ 燒化金紙
祖先環保金。
中元祭祖
§ 對 象
祖先。
§ 地 點
祖先牌位前。
§ 時 辰
近午時。
§ 供 品
全熟的三牲或飯菜(六碗或十、十二碗)果品,米飯,清茶三小杯,酒五、七杯,糕餅,缶頭食品等。
§ 燒化金紙
祖先環保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